踏入仪门,就来到了河间府署的大堂院,也是整个河间府的行政中心。院内高于地面的道路为甬道,甬道宽6米,长46米,把府衙的前大院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过去知府迎送贵宾和官员,甬道两侧衙役则手持兵器,侍立两旁,威风凛凛。
河间府署仪门东侧廊下有一面鼓,这便是古代的喊冤鼓,专供老百姓喊冤报官之用。但是喊冤人一次只能击三下,如果乱击就要先挨板子后审案。
河间府署的第二重正门为仪门,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门口的炮台是礼炮,在接到上级来宣读皇上的诏书、谕旨时就要大开中门放礼炮来迎接。
在府署的碑林区西侧北面,还有一件清河间太平庄行宫出土的文物,格外显眼,那就是乾隆的御马专用的饮马槽。这个饮马槽是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在城南龙华店兴隆店附近修建的太平庄行宫遗留下来的唯一一件皇帝御用的饮马槽,此饮马槽为汉白玉材质。
走进府署大门,进入到仪门院落的碑林区,有一块乾隆御碑复制碑。原碑现存放于河间市非遗传习所内,碑正、后、侧三面镌刻有乾隆手书诗作八首,诗载入《御制诗集》五集卷九、卷五十四,现录之。
走进府署大门,进入到仪门院落,院落东西两侧设置碑林,将河间的历代石碑、石刻等以及府署遗址挖掘中出土的一部分文物进行集中展示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