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圣祠是祭祀孔子先祖及部分先贤先儒父辈的庙宇。清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追封孔子上五代王爵,命将启圣祠改称崇圣祠以奉祀。主祭孔子之父叔梁纥,并以颜回之父颜无繇、曾参之父曾点、孔伋之父孔鲤、孟轲之父孟孙激配享,程颢、程颐之父程向、朱熹之父朱松、蔡沈之父蔡元定从祀,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增加周敦颐之父周辅成从祀。
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为赓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河间,12月12日,市文广旅局组织志愿者到恒泰社区四化街开展环保清洁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擦亮城市环境“底色”,提升城市文明“成色”。
尊经阁为藏书之所,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府、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贮藏儒家重要经典及百家子史诸书,以供学宫生员博览经籍,阅读研求。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享年73岁。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我国历史上堪称有开山之功的一位古文献学家。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倾其全部精力收集古籍,著书立说,完成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等鸿篇巨著的编纂。除《乐》一书失传外,其他书都成为千百年来特别是科举时代中国文人学子们的经典教科书。
大成殿是正殿,文庙主体建筑,主祀至圣先师孔子及四配。大成之名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集大成”。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北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赵佶尊崇孔子“集先圣先贤之成”,下诏更名为“大成殿”。大成殿匾额,历来都由皇帝题写,宋徽宗、宋高宗、宋理宗都曾亲自书写,颁赐全国,最后一个题写大成殿匾额的是乾隆皇帝。